圖為印有毛澤東肖像的紙幣。 記者 冀浩凡 攝圖為展覽現場。 記者冀浩凡 攝
中新網西安9月2日電 (記者 冀浩凡)「基石——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貨幣、文獻展」2日在西安博物院開展,「五顏六色的『抗幣』、最早印有毛澤東頭像市立安康高中打工的紙幣」紛紛亮相,吸引民眾「眼球」。
「紅色貨幣」是新中國成立前,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印製和發行貨幣的統稱,因其獨特性、稀缺性一私立文興高中打工直倍受收藏界青睞。隨著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,中共抗戰時期發行的「抗幣」,再次成為焦點。
有觀點認為,「抗幣」在當時的各個抗日根據地流通,突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,為抗戰勝利奠定了經濟基礎。由於抗戰時期中共所建銀行及其他各類金融機構較分散,發行的貨幣種類繁雜,難於收集,加之戰爭遺失以及貨幣本身的易損性,能夠傳世留存的「抗幣」已是鳳毛麟角,其紀念、收藏價值更顯珍貴。
在此次展覽上,共有216張抗日根據地貨幣及86件抗戰文獻參展,這些文物均由西安收藏者張國柱提供。作為一名「紅色收藏」愛好者,張國柱從19國立豐原高商打工92年就開始搜集各類紅色文物,至今樂此不疲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參展的「抗幣」大小不一、顏色各異,面值有一元、五元、五十元等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打工其中囊括了陝甘寧邊區、晉察冀、晉綏、晉冀魯豫、華中等多個抗日根據地。
數百件貨幣文物之中,最引人矚目的當屬1944年江淮銀行改為華中銀行的「伍拾元卷」。這張紅色紙幣正上方原發行銀行江淮銀行改為華中銀行,左邊為毛澤東肖像,右邊和四角印有幣值,紙幣編號為A428127。它是最早印有毛澤東肖像的紙幣之一。
此外,在當日展出的86件抗戰文獻中,包括毛澤東、朱德等早期的傳記,最早記述中國工農紅軍高舉北上抗日旗幟,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抵達陝北的專著等。(完)
(原標題:「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貨幣展」西安開展)
- Sep 05 Sat 2015 20:12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打工 「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貨幣展」西安開展
close
私立十信高中打工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